打造智能化服务,创建共享空间,乡伴首个乡村未来社区在龙游溪口开园
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打造智能化服务,创建共享空间,乡伴首个乡村未来社区在龙游溪口开园

来源:财讯网 2020-09-18 20:18:54

9月18日,《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》发布会暨溪口乡村未来社区开园仪式举办,乡伴文旅在衢州龙游县的第一个乡村实践项目——溪口未来社区正式对外开放。对于衢州市来说,受到联合国等机构关注的国际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工作,成功实现了第一只靴子的落地;而对于乡伴文旅而言,则是解锁了活化乡村、为乡村赋能的又一条创新之路。

乡伴文旅浙江区负责人董天姝表示,乡村版未来社区的建设规划尚处于摸索阶段,溪口项目将继续突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共融”的社区内部品质循环,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其他乡村未来社区的打造提供参考经验。

据悉,衢州乡村未来社区试点建设,是衢州市委市政府践行“两山理论”战略性部署、打造“千万工程”升级版的积极尝试,是推进乡村振兴、大花园建设的重大举措。自浙江省作出“未来社区建设”这一重大部署后,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,“我们要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、别样精彩的未来社区建设的衢州样板,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子。”为此,市委书记徐文光和市长汤飞帆亲自挂帅,迅速启动城市未来社区建设,在全省、全国率先创新性地启动6个乡村未来社区试点建设,高标准打造独具衢州特色的建设样板。

但是衢州乡村数量众多,地理与产业环境各不相同,乡建工作者如何做到因地制宜?本次活动的现场,SUC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社区项目执行主任李响解读了最新出炉的《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》。他提到,“人本化、田园化、科技化、融合化”是建设乡村未来社区的四大价值坐标,当前衢州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要义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、以面向未来为特征,突出乡村品质生活为主轴,以聚合乡村新型社群为核心。据悉,这份指南也是全国首个发布的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地方创建标准,首次对“乡村未来社区”作出了明确定义。

活动特邀嘉宾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中心专家仝志辉通过视频连线,肯定了乡村打造未来社区这一实践的先见性和可行性。他指出,未来社区构建了城乡的连接点,能够持续为乡村输送发展动力。

对于衢州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果,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给予了赞许与支持,同时也提出了建议,她指出衢州要打造乡村未来社区样板,还要破解几个问题:首先用新理念来改革。围绕“人、地、房、产、村”,包括产权等问题,资金保障的问题,强化规划集成、政策集成、机制集成,推进乡村要素市场化、产业高效化、治理现代化;其次是用新技术来抹平城乡鸿沟。乡村未来社区要在人工智能、节能环保、绿色建筑等前沿技术方面创新突破,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,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乡村未来社区赋能,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、精细化水平;此外还要用新机制来重塑发展格局。比如城乡融合均衡发展、乡村资源高质量转化利用、乡村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、小农与现代产业的链接等,需要更多新的机制来调节、引领、固化,从而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升级、治理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

“我们要有为全省、全国提供可借鉴的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样板的信心和决心。”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利水在会上表示,开展乡村未来社区试点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,是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,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交给衢州的重大课题。因此,他对衢州未来社区今后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,希望各地在工作中既要吃透《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》,又要有“跳出来”的思维,围绕产业、功能、居民作更精准定位,持续有力推进,把衢州乡村未来社区建成全国人民都羡慕的“桃花源”,为全省打造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输出实践参考经验。

现已开园的溪口未来社区项目位于溪口镇集镇中心,主要包含黄泥山片区和溪口老片区。项目建设期间,乡伴文旅与当地各级政府通力合作,综合溪口竹产业、乡愁文化等发展背景,提出了“共享、共创和共治”的核心理念和“溪口公社·快乐老家”的主题,并以CIM社区全息系统为技术支撑,完成了社区智能化办公以及生活的场景搭建。

在后续建设和运营过程中,乡伴文旅仍将坚持人本化、生态化、数字化、融合化的理念,与当地政府、本地居民、返乡创业者建立“信用+治理”的创新制度,共同营造乡愁、乡貌、乡里、共享、创业、田园、健康、教育、交通等九大场景,力求打造“历史风貌邻里样板、乡愁文化社区标杆”。

社区之后会将职工食堂、会议中心、乡村礼堂、联创工坊、职工宿舍等项目面向市场开放,引入运营主体经营,把公共资源真正推向社会,盘活资源、与民共享。

乡伴文旅的这些措施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标准,也为溪口搭建了城乡之间的互输渠道,使得城市的优势资本、先进技术、优秀文化、创新人才可以有效地反哺乡村发展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关注

联系我们:401 749 135@qq.com
Copyright @ 2008-2017 www.zhejiang.chinafinance.ne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金融网版权所有